陈独秀的最后岁月

发布时间:2009-06-17  浏览次数:1957


      陈独秀灵柩于61日下午130分安葬于江津大西门外鼎山麓康庄,此地也是邓蟾秋捐献。出殡之日,陈独秀亲属和双后小学学生百余人随行送葬,从鹤山坪到康庄30里,两旁站立许多人送葬,有人放鞭炮以示悼念。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送葬队伍正在肃穆中缓缓而行时,来了两个陌生人找到邓燮康加以盘问:“在这国难之秋,你带头为中共之父送葬,是什么意思?”邓反击道:“我不管他是啥子党,啥子派,一个爱国者客死于此,我敬仰他的人格和道德文章,身为本地士绅,不忍看他陈尸于室!”陌生人厉声质问道:“你们组织了这么多人,放鞭放炮,大张旗鼓,是不是想再来一次小小的‘五四’运动?”邓冷嘲道:“这么说来,你是害怕‘五四’运动吧?”想想看,那一刻,“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就躺在棺材里,他死了,他再也不能呐喊了。而被“五四”运动启蒙的中国竟然感觉不到他的死,没有人高喊“陈君至坚圣高的精神万岁”了。陈独秀曾无奈地说过:“我奔走社会运动,奔走革命运动,三十余年,竟未能给贪官污吏政治以致命的打击,说起来实在惭愧而又忿怒。”这正是陈独秀一生的悲剧和忧思所在。同时,江津各界人士还在国立江津九中高三礼堂举行陈独秀简朴肃穆的追悼会,参加者有安徽同乡和本校学生,没有花圈,没有鲜花,没有青松和翠柏,只有陈独秀遗像放置在礼堂主席台桌子上,两边摆着几副纸书的挽联,其中三副: 

 其一: 
      纵浪人间四十年,我知我罪两茫然; 
      是非已付千秋论,毁誉宁凭众口传。 
      其二: 
      伊人去兮事迹犹存, 
      人生功过自有评述。 
      其三: 
      言皆断制,行绝诡随。横览九州,公真健者! 
      谤积丘山,志吞江海。下开百劫,世负斯人! 
      65年过去了,陈独秀一生的是非功过应该更清楚了。 
      潘兰珍在友人帮助下,在重庆附近一家私人农场找到一份工作。四年以后,她又回到上海,从原籍南通老家接回寄养在友人家中的养女小凤共同生活,不幸患了子宫癌,于194911月去世。
 
    来源:中国廉政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