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双代会”代表团讨论意见回复情况公示
发布日期:2023-09-27     阅读次数:10

2023年“双代会”代表团讨论意见回复情况


江西农业大学十一届二次教代会暨第十届二次工代会于325日顺利闭幕,代表们在会议讨论过程中就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工作、学科建设、校园环境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66条,交由16个牵头单位办理和回复。代表讨论意见回复情况如下:

一、综合管理意见

1、建议成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

党办校办回复:感谢代表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11129日,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合并计生办与卫生科,成立学校卫生与健康办公室,同校医院合署办公。卫生与健康办公室承担学校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和卫生应急监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职能。

2、适时修订学校丧葬条例。

党办校办回复:感谢代表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江西农业大学治丧管理条例》(赣农大发【201612号)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14】年第1号)为制定依据。该条例实施以来,得到校属各单位积极支持,执行效果良好。学校党员干部在推动移风易俗、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若今后国家在丧葬管理方面有新要求,学校将及时跟进修订。

3、对学校办学数据资源的收集与管理工作,需要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口径对外发布。

党办校办回复:感谢代表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做好办学资源数据收集与管理意义重大,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已研究立项,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学校持续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科学统筹推进办学数据资源的收集与管理。

学校资源数据发布依据《江西农业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执行,在学校官网还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按照统一口径对外发布。

二、干部管理工作

1、学校管理人员数量偏少,结构不够合理,建议进一步整合学校管理队伍资源,增强管理队伍的吸引力。

组织部回复:截至目前,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862人,其中校本部职工1725人,校本部非教学管理人员567人(包括专职辅导员、党务工作者、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占校本部职工32.87%,总体结构相对合理。2023年,学校已引进非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博士配偶)23人,进一步扩大了管理人员队伍。

下一步,学校将会积极整合学校管理人员资源,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队伍活力。一是加强人员调配。继续落实每年度的管理人员进人计划,特别是博士学位的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用人所长,调剂余缺,合理流动,实现各类人员间的互通使用。对于工作量较大,人员少,任务重的岗位,可采取组织选派或校内调剂方式,从其他部门或岗位进行调整补充。二是强化考核管理。按照人社部考核新政策的要求,制定印发了《江西农业大学坐班制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在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后,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实现工作表现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修订完善《江西农业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规定(修订)》,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推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进一步修缮《江西农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积极畅通辅导员校内副高晋升渠道。

2、鉴于当前党建工作任务较重,所有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量可以参照教研室主任津贴发放。

组织部回复:省委巡视反馈指出,学校2022年使用党费发放党支部考核工作量补贴,不符合规定,要求抓好整改。校党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整改措施,对原有《江西农业大学党支部工作考核激励实施办法(试行)》进行重新修订,明确规定除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外,其他人员不得发放相关工作津贴;此外,为进一步激励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考核评定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等次的党支部分别发放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激励工作经费,支持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

3、要统筹推进大学工工作,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教育相结合,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一体化管理。

组织部回复:学校积极推进大学工工作,进一步优化资源,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一体化管理。一是实现日常管理一体化。撤销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相关工作职能已下沉到二级学院。各学院的研究生统一归口学院学工办进行管理,由学院专职辅导员老师具体负责。二是积极推进数据管理一体化。目前全校全日制研究生数据已全部导入江农智慧学工系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通过在线操作完成心理健康普查、咨询预约和医保报销审核等功能。三是统筹推进业务工作一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已由学工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一协调开展;研究生医保工作一直由学工处统一报盘、提供咨询及资料代交服务,与研究生院具体对接;研究生奖助工作已由学工部学生资助中心具体负责,与研究生院负责进行对接。

三、宣传与信息化工作意见

1、建议在学校公共场所建设能进一步体现农大的历史、共大精神元素的内容和融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展示窗口,比如竹子、树、动物标本等,让老百姓有更多机会了解学校。加强对学校电梯文化建设、文明校园建设、美育教育、德育教育、耕读文化工作的重视,加强思政课与校园文化融合。

    宣传部回复:校史文化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暑假期间对一号门进行了改造修复,恢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旧貌,使之成为校园内一处标志性的校史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校友和师生到现场打卡。同时,暑期组建了14共大遗址调研队,到赣州、九江、吉安等地进行共大遗址调研,调研成果将进一步充实校史文化内容。此外,学校一直致力于文明校园建设,在校行政楼大屏、惟义楼广场橱窗、迎新展板做了《百年校史,星光璀璨--院士风采》专题展示,传承江农精神,科学家精神。即将发布《江西农业大学学生文明素养公约》,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2、要加快校园信息化、一体化建设速度。推进数据信息整合,建设大数据中心,形成数据信息一体化。

宣传部回复:学校各信息系统分属不同业务管理部门,早期部分业务系统由于采购年限较长,系统没有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和二次开发规范,随着软件技术不断更新,旧系统的底层技术和框架难以再进行优化,导致各系统之间的建设相对孤立,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较难直接用于管理决策。

为此,融媒体中心计划在原有数据中心基础上,按照“一数一源”要求和规范的数据标准,已将现有的部分业务系统同步到了学校的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了学校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另外,融媒体中心将对学校的业务信息系统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推动高频数据的共享库,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形成数据信息一体化,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3、建议学校建立学院层面的办公系统,确保任务传达到位、工作完成到位、工作效率提升。

宣传部回复:学校已有校级OA办公系统,可满足全校教职工日常办公需求、任务和文件的传达发布。当前,融媒体中心拟计划建设基于企业微信建设移动门户,可实现学校和学院不同层面上的任务和消息传达需求,形成开放平台与无线扩展的移动生态,同时,将校园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一步筛选、处理,精准推送,为师生用户提供各类移动服务、数据分析及智能推荐,满足个性化订阅需求,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环境,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实现校园信息化的深度服务,突显数据共享和应用的价值。

    四、学生管理意见

1、对学生安全驾驶电动车进行宣传教育,如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法教育,加强学生摩托车、电动车管理,加强文明驾驶、习惯养成,在学校关键路口设置学生志愿队劝阻不文明行为。

学工处回复:近年来,我校学生持有电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电动车为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产生的消防安全、交通秩序、治安管理、校容环境等方面问题也逐渐增多。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车管理,改善校内交通状况,营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学工处拟于9月下旬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就在身边,文明出行人人能做。校园电动车车速快、矛盾多、隐患大,给师生安全出行造成较大威胁,希望全校学生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徒步出行。

二、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践行者。秉承能走不骑,能骑不开的出行理念;校园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少使用电动车,电动车须按规定有序停放,减少交通拥堵。确需骑行电动车的学生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驾驶非机动车时,不逆向行驶,不超载搭人、不搭肩并行、不打手机或听音乐等,校园道路限速15公里/小时;

2)车辆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不占道停放或占用机动车停车位停放;

3)驾驶的电动车须悬挂有车管所派发的车辆号牌,驾驶人须持有与车辆相符的准驾手续;

4)驾驶电动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含乘员)。

三、做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倡导者。希望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到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志愿者行列中来,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遵守校园电动车管理要求,共同维护交通秩序,营造低碳、清洁、畅通、高效的校园环境。

五、招生就业工作意见

1、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提高农业类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组织老师深入地方高中宣传宣讲,加大政府层面有合作的县市高中学校的全面宣传,比如安义、资溪等地,提高生源质量。

招生就业处回复:为切实提升我校本科生源质量,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学校制定出台《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做好优质生源中学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提前部署、积极动员、创新思路,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式的招生宣传工作体系。

1)全力推动,加强生源基地和生源中学建设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培养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式的生源中学招生宣传工作格局,力争实现本科生源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开展优质生源中学招生宣传工作,确保实现本科生源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截至2023年共建设优质生源基地20余个,生源中学110多所,真正实现了基地建设扩生源、结构优化稳生源、招生宣传吸生源、专业特色强生源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2)多管齐下,圆满完成线下招生宣传工作。2023623日起,学校各部门上下联动,抢抓招生宣传黄金时间,组建62支招生宣传队伍(参与教职工184人,其中处级干部50人)进中学开展宣讲,覆盖全省11个地区117所生源中学,切实解决考生、家长的报考难题;学校组织6支招生宣传讲师团,参加江西省第七届全国高校招生咨询会,先后在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吉安、宜春等地市开展与考生面对面咨询交流,现场人声鼎沸;学校与升学在线合作,派出3支招生宣传讲师团,奔赴南昌--抚州、九江、赣州三条线路,进中学开展大型讲座,气氛热烈;学校组织遂川中学双博士校友返校宣讲活动,宣传介绍我校基本校情、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学科优势等,深受考生及家长欢迎;学校组织1支有经验的招生宣传队伍,赴生源大省安徽,参加2023年安徽省全国高校招生咨询会,帮助有志报考我校的学生科学分析报考情况,指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和专业;学校选派熟悉招生政策的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公益咨询会,与考生家长们面对面交流,从院校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等诸多角度给予建议,并对我校优势学科进行详细介绍。

3)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线上招生咨询工作。学校制作招生宣传视频《在江农,让故事发生》,发布在学校官网、江西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江西农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微信小程序等多个平台,用维美的画面展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效果,累计点击量近2万;623日至73日期间,学校招募研究生志愿者,每天14个小时不间断接听考生及家长电话,累计接听电话1万多次,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考生报考咨询需求;学校招生办公室参加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主办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江西省考试院主办的“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网上咨询会等线上咨询活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宣传我校招生政策和办学情况,共回复省内外考生提问5000余条;学校在中国教育在线运营的掌上高考APP、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管理的江教在线及APP等媒体平台投放学校介绍,吸引考生关注并报考我校;学校与360教育在线合作,请资深高考专家在抖音推出学校访谈类推送,视频累计浏览量11.3万人,点赞达3000多个。

4)见行见效,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大幅提升。2023年我校一本专业录取投档全部满额,文科超出重点线10分,理科超出重点线3分,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国家一流学科专业录取分数均高于江西省一本控制线;6个惟义实验班(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高于省控线10分以上录取;在特色实验班的带动下,其它涉农专业生源质量显著提升。涉农专业录取分数全面好于往年,基本达到了生源质量与学科实力相匹配的要求。

下一步,招生就业处将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继续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及服务工作,扩大招生宣传影响力,让更多考生了解、选择江西农业大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为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蓄势赋能。

六、教学管理意见

1、加强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存在建设薄弱,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现状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建议建设校内基地样板田和可供观光校园基地。

教务处回复:1)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环节。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每年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投入四百万元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维护。2023年新立项一批基地整合改造升级项目和基地新建项目。20232月份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自查工作,鼓励学院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做好资源整合,提高基地使用实效。

2)学院要积极统筹各类教学资源(如校内本科教学、科研、校外等),加强基地建设。

3)建议学校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园、大港林场等部门建设发展的统筹规划。

2、在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对枫林村的界线标识要清晰化。随着三家村整体搬迁的完成,支持相关基地加快建设速度、提高成效,比如原成教学院二部和动科院动物医学等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教务处回复:1)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每年组织校建处、科技园、招标中心、资实处、产业处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立项评审,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投入四百万元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维护。2023年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已立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学校将督促基地建设项目所在单位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尽快组织实施,抓紧落实,按计划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共享。

3)随着三家村整体搬迁完成后,相关土地使用问题,建议相关学院加强与学校土地用地管理部门沟通。

3、省级本科教学平台获批后,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建议能给予经费鼓励开展建设,便于后期验收。

教务处回复:1)学校为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实践育人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年投入四百万元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维护,投入近六百万元用于购置本科教学仪器设备。

2)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高度凝聚“以本为本”共识,进一步推动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力度。

4、教学成果奖四年一次,奖励力度与国家级和省级奖励相比差距较大,建议适当增加。

教务处回复:江西省教学成果奖增设为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常设项目,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承办,从2022年开始评审,由省人民政府下发表彰决定并颁发证书,奖励层次更高,属省(部)级荣誉。我校最近两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数不多,且省级教学成果奖是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前提条件,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性,力争获得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目前正在制定的《江西农业大学教职工综合绩效管理办法》中已适度提高了教学成果奖的奖励。

5、本科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人性化,让毕业生留下好印象。

教务处回复:20235月,教务处联系了毕业离校手续各审核盖章部门,经协调沟通,减少了7个单位的审核盖章,使得毕业班级办理离校更为便捷高效,让毕业生进一步感受到母校的温暖。

6、第五教楼中间有积水问题;加强管理教室不擦黑板,教师休息室有老师吸烟的问题。

教务处回复:由于教学楼设计的局限,且根据消防要求无法封闭连廊,雨势较大时会出现明显积水。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年暑期五教维修改造过程中,已对连廊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如增加排水孔、将地砖做防滑处理等,较好的解决了连廊积水问题。

针对教室不擦黑板的情况,根据《课堂教学纪律实施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各教学班应在课前安排值日生擦拭黑板。教务处已提醒各学院通知各教学班做好课后擦黑板工作,后期将协同相关部门、学院做好学生的引导教育工作。

针对教师休息室有老师吸烟的问题,教务处已在各教师休息室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请各学院提醒任课教师,后期教务处将加强引导宣传工作。

7、加强东区教室管理,做好东区教学大楼(E教)的维修改造。

教务处回复:东区教室管理工作已由物业外包,教务处会积极对接物业,对东区教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根据校党委安排,教学楼维修改造工程分期实施,东区教学大楼预计在明年进行维修改造。

七、人事工作意见

1、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对引进人才具体标准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近一轮学科评估中的问题与不足,推进针对性、精准性的引才工作。紧缺学科要降低标准,区分对待,不能一个学院都是一个引才标准。人才引进如引进特别优秀的,能否一事一议,重点人才解决家属就业问题。

人事处回复:1)人才引进坚持质量优先,量质并举。省“一流学科”进人原则上须符合第五类人才要求;传统优势学院及其他非新兴弱势学科、专业,进人原则上应达到第六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所成效,近三年学校引进博士以上人才118人,其中含国家级人才2人(院士、优青)、省级人才1人、第四类人才(首席教授)1人、第五类人才(教授工资待遇)21人、第六类人才(副教授工资待遇)33人,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突破。根据20222023年度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获批项目中近五年引进教师占34.15%,引才质量大大提升。

2)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数学及思想政治类等确系教学需要又难以引进博士的情况,从严从紧引进优秀硕士,2023年度已引进12名硕士教学岗。

3)根据《江西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学校一直以来对于特殊人才引进,都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人才政策。

4)近年来,学校每年进人计划中都会将博士配偶计划考虑在内,并有序组织博士配偶竞聘考试,2020年以来共有17名博士配偶通过竞聘考试纳入学校雇员制人员管理。同时,对照学校要求做好博士配偶安置工作,目前共有22名博士配偶安置在博士配偶临时岗工作。

2、在人才引育方面,建议进人计划应在每年12月份之前能确定下达。加强各单位进人完成率督导,改善高层次人才结构。

人事处回复:1)积极做好引培生试点工作,20238月人事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完成引培生岗位征集、汇总,并上报至省委教育工委、省委人才办审核,招录公告计划于20239月底发布。拟计划于202310月前发布2024年度进人计划申报通知,及时汇总并做好提请学校审议的工作安排,争取2024年进人计划在春季开学前发布。

2)压实二级单位引才主体责任,结合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做好二级学院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师资结构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学校明确引才单位考核考察职责,要求引才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拟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水平进行全面、准确、客观地考察,把好人才政治关、学术关。实行引才会议表决制与领导审批制相结合方式,抓好人才引进工作的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引才工作实效。

3)为了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学校引导各学院优先从海外或省外引进人才,教学岗原则上不接收本校毕业生。按照第七类引进的博士原则上年龄要求:自然科学类32周岁以内,人文社科类35周岁以内。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年龄要求28周岁以内。

3、建议在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的情况下,允许双肩挑人员重新选岗参加考核。对在管理岗从事管理工作的专技人员,应重新进行岗位调整,明确其身份,最好不要跨岗位,身兼多职多岗,多岗位考核。

人事处回复:根据《江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岗管理试行办法》(赣人社发〔201552号)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转换(以下简称转岗)是指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限额内,根据工作要求和岗位管理规定,从现岗位类别聘用到其他岗位类别的转换流动”,“转岗竞聘工作应与岗位聘期考核工作相结合”,由于学校当前岗位总数不足,难以推动转岗工作。下一步,人事处将在学校纳入编制备案管理的前提下向省里争取提高岗位总数,并在开展聘期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稳步谋划相关工作。

4、对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要明确考核各职称对应的基本工作量。建议学校把研究生教学工作量纳入副高评正高职称的业绩。

人事处回复:1)《江西农业大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修订稿)》(赣农大发〔201776号)明确了各类岗位基本工作量,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办法中要求的基本工作量参照此文件执行。

2)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承担一定量的本(专)科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在省里规定的基本课时要求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等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级职称有层次地设置本科生基本课时要求。此外,学校认可教师在指导研究生中发挥的作用,在职称评审中,教授研究生课程、指导研究生参加比赛获奖等业绩均可提交上评审会供专家参考。后续,学校将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文件。

5、提高人才引进的数量和速度,加强国字号人才培养力度。

    人事处回复:1)学校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高端人才引进取得重大突破,在省里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及1优青来校工作。2023年至今,学校通过召开2次人才引进工作会和4领导审批制共审批通过博士51人、硕士10人,通过3次公开招考等方式招录硕士15人。各引才单位高度重视,主动出击引才,截至目前,已入职博士38名(按照学校引才类别来划分:一类(院士)1人、三类1人、五类(教授)12人、六类(副教授)9人、七类人才15人;按照省高校综合考核指标划分:一类(院士)1人、三类1人、五类29人);已入职硕士及以下24名(其中教学岗11名、专职辅导员2名、行政岗8名、N+3辅导员3名)。此外,还有5名博士和1名硕士正在办理入职手续。

    2)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推进。坚持引育同步原则,精准开展人才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优势,精心部署,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围绕国家重大人才项目或人才计划,整合各类资源,重点扶持青年拔尖和骨干人才,强化跟踪服务,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2021年以来,学校新增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科技部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农业农村部青年人才3人。

下一步,学校将多措并举、层级赋能,做精做好人才“大平台”、做细做优人才“大项目”,着力推动实现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重点扶持青年拔尖和骨干人才,推进人才项目申报,紧紧围绕基础研究、科技前沿,解决卡脖子难题。充分发挥高端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青年才俊、骨干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6、继续实行保育院教师雇员制管理以稳定师资队伍。建议附中加大教师引进和培育力度,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解决教职工小孩教育的后顾之忧。

人事处回复:1)为便于教职工了解学校政策,人事处带队前往附中、保育院等单位召开座谈会,加大对《江西农业大学合同制聘用人员转雇员制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目的及执行要求的宣传,引导教职工深刻认识到该办法目的在于引导和激励合同制聘用人员积极投身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方式,分步有序选拔优秀合同制聘用人员实行雇员制管理。通过走访调研掌握了解各相关单位合同制人员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单位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合同制聘用人员工作表现,研究制定合同制聘用人员转雇员制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合理谋划竞争机制,待条件成熟时适时推动此项工作分步有序开展,进一步畅通学校合同制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渠道。

2)学校高度重视附属中学的办学发展。2023913日,校党委书记黄路生院士、校长魏辅文院士、副校长曾志将、原副校长许斌华与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朱斌一行在我校附属中学交流并座谈,就附属中学办学模式、师资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展开交流。校长魏辅文院士明确表示要学习借鉴友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努力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提升附属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为人才子女入学等提供保障。

八、科研工作管理

1、加快标本馆建设。把农学院动植物标本利用起来,标本虫蛀、发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建议抢救性解决。

科技处回复:按照学校“一院一楼”工程整体部署,学校的科技馆、标本馆已按要求搬迁至老图书馆。标本馆的建设工作于202012月完成了整体装修设计及建设招标意向公开。因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调整,原来拟建设的农业自然资源博物馆项目暂不实施,科技处将协调做好方案调整后的标本馆装修改造。在此期间,科技处将继续为标本的保藏提供必要的条件。

2、建议学校加大科技小院建设的投入,科技小院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在学分认定方面要进行分类指导,同时核定该项工作的工作量。

科技处回复:2019年以来,学校聚焦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创建了61个科技小院。为推进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学校联合省科协制定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江西)管理办法》《中国农技协江西科技小院考核细则》。针对学分认定,学校将加强部门协同,商议对科技小院师生参加科技小院联盟、全国农林教指委举办的官方竞赛和颁发的奖励给予认定。为加强科技小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加强考核的基础上,已对科技小院建设纳入社会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小院专家一定工作量认定。

3、科学谋划厚德楼(文科楼)的管理,借鉴兄弟院校做法组建社科处。

科技处回复:关于厚德楼的管理,按照学校“一院一楼”工程整体部署,厚德楼北楼将主要集中文科为主的机构,目前入驻的政治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江西省重点智库“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单位或机构。随着科技大楼入驻和“一院一楼”调整完成后,将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对腾退的房间进行统筹用于改善科研教学。

关于组建社科处,目前省内高校仅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两所从事人文社科研究人员最多的高校设立了社科处,其他省属高校目前暂未单列设置社科处。由于机构限制,我校暂不具备设立社科处的条件,但将为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的管理,加大对人文社科类领域科研项目申报、成果凝炼等环节的组织和辅导,加强青年创新团队的培育、平台建设和文社科研究氛围的营造,着力提升学校社科研究水平。

4、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实行网上预约,提高使用效率,并配备辅助人员作指导。

科技处回复:为进一步加强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信息化程度,学校于20238月前完成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系统的购置,并在学校信息门户内开放了登录入口,教师和研究生可以通过信息门户登录该系统。目前,通过该系统可查看校级公共科研平台仪器设备信息、使用状态并进行预约使用。各学院拥有的2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信息也全部导入该系统,仪器设备参数、具体存放地点、管理员等信息正由各学院逐步完善,未来亦可面向全校查询和预约。该系统预计在今年年底正式面向全校使用,期间将安排操作培训,并发布操作指南手册。

校公共科研平台目前已配备3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及使用操作指导和培训。

九、学科建设意见

1、建议加大学科建设力度,解决学科方向不集中、不聚焦的问题。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调整学院设置,对学科发展、博士点申报都有好处。进一步调整学科,如植物学。

研究生院回复:学科优化调整是贯彻落实学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应有之义,也是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研究生院一直谋求学科资源整合,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建设效率和水平。

一是加强动态调整。坚持传统优势农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巩固优势农科特色和竞争力,按照“分类开展、逐步推进”的原则,先后撤销了8个学位授权点,增列了6个学位授权点,持续强化学科的内聚力,不断凸显学科优势与特色。同时,以优势学科为主干,探索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累积优势学科优势与特色。目前,“资源环境数字技术”二级交叉学科自主设置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是不断理顺学科治理。前期,学校按照“一个学院至少有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的思路,充实了两个学院的学科力量,优化了四个学位点的学院归属,调整了5个教研室的学院归属。随着形势的发展,经过调研摸底,计划对导师队伍薄弱以及重合性高的学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互相支持、相互促进。

对于个别学科专业和教研室问题,学校也正统筹谋划,努力推进,将学科专业和教研室放在更有利于其发展的位置上。

2、加强团队建设,建立课题组负责制;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数量偏少,整合全校资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实现总量增加。注重传统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研究生博士点和硕士点申报要整合全校资源。

研究生院回复:学校一直重视学科团队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1个一级学科、49个二级学科、9种专业学位类别、9个专业学位领域带头人的遴选工作,督促学科带头人切实担起学科建设的责任,优化学科建设方向,组建学科团队,进一步凝聚了学科力量,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学校以一流学科为契机,充分发挥4个省一流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经费覆盖、资源共享,已经有效融合形成了4个的学科群。截至目前,学校已经组织学位点申报调研和推进会10余次,科学压缩学术学位博士点申报数量由上一轮的6个缩减至4个,积极谋划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工作,不断挖掘数据,依据契合度在全校范围内整合人员,以最佳的状态申报学位点,力争有所突破,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实现总量增加。

3、在学科建设方面,希望学校尽快落实十四五重点学科经费,便于开展工作。建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统筹安排专项经费的制定;建议博士点申报时统筹安排相关专项经费支持。传统学科办公场所、基本运行经费不够,园艺学科经费欠缺,对学科申请博士点不利。

研究生院回复:今年上半年,研究生院会同教务处组织开展了“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专业)遴选工作。经学科(专业)申报、学院推荐、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评审等一列流程,共遴选了25个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其中传统学科14个,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学科基本运行经费紧张问题。目前,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经费450万元已划拨到位,研究生院会同教务处、财务处制定了《江西农业大学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督促各重点学科(专业)合理合规使用经费。申报博士点学科,科学合理利用好校级重点学科等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学习,积极做好对外交流服务工作,持续扩大申报学科的影响力,提高申报工作的针对性。

4、建议出台专硕培养方案,不能按发表论文来评价学生质量,特别是奖学金评定;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建议出台专项培养方案和适合专硕特点的奖学金评定细则。

研究生院回复:为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突出地方农业院校特色,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学校于20233月全面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要求专业学位的培养应突出职业实践性,加强实务实操类课程建设,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加强校企联合,注重研究生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能力提升、人格塑造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239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尤其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各专业领域可根据具体需要,将课程集中一个学期或一学年时间安排。鉴于工作调整,奖学金评定等事项已全部移交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其负责相关工作。

5、本校本科生考取本校研究生,简化暑期安排他们进入研究生宿舍手续,便于暑假可以顺利进入实验室。往年都有安排,但非常不顺畅。

研究生院回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往年均考虑到部分学科专业具有农时性质,需要利用暑期开展实验和科研任务,每年都会根据准研究生(尚未入学的下一届研究生)申请、导师签名和学院审核的具体情况,商请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协调研究生宿舍安排提前入住,以便准研究生提前开展实验和科研工作。

2023年起,后勤集团根据目前在校生宿舍安排情况,结合我校研究生逐年增长的幅度,利用每年的宿舍时间实施博士宿舍一改二,硕士宿舍三改四的改造方案,即博士宿舍由一人每间改造为两人每间,硕士宿舍由三人每间改为4人每间,拟通过三年的过度改造,完成我校研究生宿舍的整体改造。在此条件下,202320242025年这三年的暑假均需进行宿舍改造施工,无法安排准研究生提前入住。

20236月,研工部黄小珊部长先后两次与后勤集团领导协商安排2023级准研究生暑期住宿安排问题。后勤集团表示目前空余出来的宿舍都需要在暑假进行改造,加上今年宿舍本来就较为紧张,无法腾挪出空宿舍给2023级准研究生暑期过渡。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充分尊重并理解研究生导师期望安排准研究生提前入住宿舍开展实验的需要,在后勤集团能够提供宿舍的情况下,会积极协调安排准研究生提前入住,并与学院一起做好准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十、资产管理意见

1、建议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如东区重点实验室(种猪)建设、园艺学科实验室建设、植保学科实验室没地方做事,仪器放在走廊,存在安全隐患等。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东区已建设种猪遗传改良科研大楼,共地上6层地下1层,已装修完毕,现由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使用。根据校长办公会纪要〔202118文件精神,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搬入科技大楼后,博学楼南楼13层移交农学院,拾禄楼内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搬入科技大楼,腾空用房全部移交农学院(搬迁工程项目已完成招标)。建议农学院分配用房时优先考虑园艺学科和植物保护学科。

2、加强公租房管理。建议在自愿的基础上,让在东区上班而公租房又在本部的老师与在本部上班而在东区有公租房的老师对换住房。适当降低房租,以减轻青年教师租房压力。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2020年开始,对在东区上班的经管院、软件院的新进教职工,已经安排在东区青工楼1-2栋;对于在东区上班而公租房又在本部老师,我们已经进行调查并征求他们的自愿,考虑到目前东区青工楼房源数量不够,无法全部满足调换过去,但是我们针对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202212月学校发布了《江西农业大学周转房管理办法》就是针对学校实际房源情况与教职工对住房的需求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基础租金与市场租金相结合的方法适当调整房租,目的就是有需要住房的职工有房可住,不需要住房的职工可以及时退出住房,实现周转房公平有序周转制度;同时,学校一直在抓转租(转借)问题,对转租(转借)的现象及时处理,一直在加强学校住房的管理。

3、学校加装电梯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学校指定某个部门统一负责电梯后续的维修工作,方便师生生活。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根据2019年南昌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南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规定,本单元的业主作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人,负责提出申请、资金筹集、设备采购、工程实施、安全管理、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对加装电梯建设和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负总责,所安装的电梯属本单元业主私人财产,用学校财政资金维修不合规不合法。所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之后的电梯维修工作由本单元业主自主负责,学校作为第三方无权指定某个部门统一负责电梯维修工作。

4、加大北区图书馆的改造和使用力度,不能让其闲置。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回复:学校已行文明确北区图书馆相关用途和责任单位。根据《关于调整学校部分教学、实验和办公用房的通知》(赣农大发[2018]50号)文件精神,北区老图书馆腾空后的用房安排为:惟义青创园集中在一层办公;校史馆调整到二层南面及一层报告厅之上的房间;档案馆搬迁到南面三、四层及原书库;科技处所有标本馆用房安排到北面二、三、四层及五层(含原宣传部有线电视用房)。

十一、校园建设意见

1、建议学校总体规划校园,短时间内不能建设的先规划到校园,避免土地流失,同时拆除影响校园环境设施,规划便于师生日常生活的设施和场地。

校园建设处回复:学校按程序请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校园总体规划(2017-2030),在现状基础上对校园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案已于2017年提交经开区城乡规划局审批通过。近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大楼等建筑,完成了校园道路白改黑、原三家村搬迁、强农北路拓宽、老旧小区改造一期等大型改造工程项目。对于影响校园环境设施及场地,在拆除旧楼、建设新场所的过程中,学校坚持因地制宜,既改善校园环境面貌,又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打造口袋公园”“口袋运动场。如老7栋危旧房拆除后建设为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室内门球场;老旧菜市场拆除后种上植被,修建休闲小亭,安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改造成3500平方米左右的小公园,满足教职工赏景、休闲、娱乐等需求;后街原科技园店面地块改造成羽毛球场、铺植草皮、增设休闲座椅;老烟科所整体拆除后,在原址上修建羽毛球场等。去年,原三家村进行整体搬迁,学校第一时间推进拆除后地块提升改造,对裸露地面进行复绿整改,原郑家村整理地面后铺植台湾青草皮约11000㎡,原朱家村整理地块面积达40000余㎡,铺植草皮面积达26000余㎡,有效将棕地绿地。今年3—6月份,学校顺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一期工程,对金桂苑10-16栋进行违章搭建拆除、道路白改黑、绿化美化、雨污分流及疏通排水系统等内容,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根据规划,学校即将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统筹推进“拆、改、建”工作,着力解决乱搭乱建、设施老化、配套不全等影响育人环境和居民生活问题,努力实现整体面貌改观、居住品质提升、功能设施完善、育人环境优美的目标。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土地高效利用,以小计划落实大规划,提升校园功能品质,增强师生幸福指数。

2、建议学校建设一批学校特色精品景观,宣传学校打景观打卡点 ,建立农大品牌景点。

校园建设处回复: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公园式”校园,每年在校办南广场、一号门花池、逸夫报告厅花池、东区门口等区域根据季节栽植三色堇、鸡冠花、金盏菊、一串红等时令花卉约50000余株,节点位置放置花箱,冬季片植郁金香种球,在南大门、校友楼、东区梦月湖等周边播撒千日红、格桑花、各色油菜花等,不断提高校园颜值。在国庆、校庆等重大节假日节点,建设主题景观,营造喜庆氛围,打造树木常绿,鲜花常开的美丽校园。同时,加强与林学院师生的合作,鼓励学生把作品写在大地上,结合园林专业课程打造主题特色花境景观,清洗并定期开放音乐喷泉,建设绿色文化景观等。学校在南大门湖边草地放置了耕读文化主题雕塑,并对一号门校门进行改造,恢复历史原貌,成为校内的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后期,学校将加强协同合作,将硬实力与软文化相结合,如在学校重要景观节点如大礼堂周边、东区图书馆等区域设计微景观,进一步细化学校景观打卡点,打造高颜值生态景观。

3、学校相关实验楼和教学楼的建设改造,建议邀请相关学院、单位参与,避免重复整改。

校园建设处回复:学校相关实验楼和教学楼的建设改造,从项目立项开始,相关学院及用户单位就深入参与,提出具体建设改造需求,学校根据使用单位提出的改造需求,结合近年已完成改造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可能出现重复的改造内容与使用单位进行核实,提升改造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校园树种引进、树木修剪等,与教学和校园建设不够紧密。

校园建设处回复:近年来,学校精心养护绿地,每年循环集中清理杂灌,挖除长势杂乱灌木。对草坪、灌木、绿篱、乔木因时修剪,裸露地面铺种青草皮,营造疏林草地崭新面貌。针对校园南区思镜湖沿岸迎春花、垂柳等植物多年未修剪已呈老态的情况,对沿岸植物进行集中修剪,采用废枝打碎方式,沤肥处理,“返枝于林”,变废为宝。每年持续引进新品种,丰富校园树木种类。115周年校庆之际,引进红花玉兰新品种娇红12020年,校友捐赠华中樱、郁金樱、八重寒绯樱、红粉佳人等45个品种樱花树;2023年植树节栽植娜塔栎(新引进树种)、水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等植物。今年5月,林学院植物学科点专业教师团队对校园珍稀树种开展调研工作,对珍稀树种进行定点摸查,记录在册。目前已定制一批校园珍稀植物树木牌,将联系师生共同进行挂牌活动,同时加大对校园珍稀植物的保护。后期,校园建设处、园林与艺术学院将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推动校园绿化建设与教学深度融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花卉及树种的引进,增加校园树种多样性。

5、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加强垃圾清理和清运频次。

校园建设处回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配合南昌市文明城市创建,认真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包干区”制度,定期组织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在日常环卫保洁基础上,每日流动清理校内小广告、清捞湖面、清运垃圾,每周清理生活大件垃圾,每两个月组织1次家属区楼道清理清扫。定期开展沟渠清淤、清扫枯枝落叶、清除卫生死角、回收实验室危废物、喷药灭蚊虫、房屋屋顶集中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干净舒适、宜学宜研的校园环境。全面落实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添置分类垃圾箱,建设垃圾压缩站,采购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服务。加强校内日常巡查,确保各种垃圾箱内垃圾每日收集1次,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垃圾每日清运2次,其他区域每日清运1次,每次清运做到干净彻底;校内垃圾箱、固定垃圾池等每周清洗1次,保持周边环境干净清洁。在开学、重大节假日期间,增加重点部位垃圾桶数量,加大垃圾清运频次,灵活调整清运时间,配合师生教学、生活需求,做到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使校园始终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6、建议加大东区校园建设力度,推进环境美化。

校园建设处回复:学校高度重视东区的校园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持续对东区梦月湖环湖绿化进行整治,环湖区域铺植草皮2000余平方米,种植麦冬及八角金盘等约1500平方米。近期,针对东区对图书馆北侧闲置地块杂灌较多及种菜现象,清理菜地约6000平方米,土地整理面积约12000平方米,并计划播撒草籽花籽进行复绿。同时,东区北门建设正在组织实施;东区家属区环境整治工作已列入老旧小区改造二期范围,项目涉及绿化美化、增设休闲设施、雨污分流改造等内容,帮助解决住户实际困难和合理需求,该项目将于招标后开工实施,进一步提升家属区环境。后期,学校将持续加大东区校园的建设力度,不断巩固校园环境改造成效,打造生活舒适、环境美丽、设施齐全的校园。

    十二、综合治理意见

1、校园安保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快递点、电动车充电桩、公交车站点建设;为方便广大师生出行,建议学校与公交公司沟通,解决公交车站点的问题。如校外825公交车不经过学校给老师带来诸多不便。北区快递点需要集中统一管理。

保卫处回复:1)关于快递点分散问题:已将南区学生宿舍原浴室及北区教工食堂二楼设置为学校集中快递,且已完成公开招标。现南区学生宿舍点正在装修,计划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北区教工食堂点因中标方驻场纠纷,暂未装修,现正协调解决办法。

2)电动车充电桩问题:家属区一期旧改工程已同步建设部分电动车及新能源车充电桩18处,旧改二期及板栗园住宅区将相继规划建设部分电动车及新能源车充电桩。

3825公交站点问题。经与南昌市公交公司协调,4月底已重新启动板栗园停靠点;因位于梅岭高速收费站附近的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校门调整,7月底,已将825公交线路调整为经海棠路行驶,并在桂苑大道、学校南大门等设置了停靠点。

2、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建议重要交通道路及路口设立交通标识、包括:人行通道、拐弯口、消防通道、斑马线等,减少不必要的减速带设置。

保卫处回复:教学与宿舍区划定车辆停放区9处,提示牌15块;旧改项目一期增加标准停车位近200个;校园实行分级管理调整3号门通行方案,车辆实行单向行驶,车辆与行人分道行驶,安装交通标识标志和警示牌24块;清理消防通道占用,重点部位张贴警示语;设置减速带,主要在路口或拐弯口以及门禁道闸处,是道路交通和车辆行人的安全保障,也是道路安全设计规范的要求;改善生活服务中心西侧道路交通状况,修补破损路面及窨井盖,加装分道栏,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在团结路、厚德路、附中周边加装道路禁停牌10余块,提示机动车辆规范停放;强化校园道路交通巡查,对违停车辆张贴告知单,倡导规范停车、安全行车。

3、在关键路段、重点部分、高峰时段应有人值守。加大对逆向行驶车辆的处罚力度,在1号门和志敏大道上的两侧经常有逆行的车辆;进出校园建议开通教师专用卡口,否则常出现高峰期拥堵,不能及时进入;学校后街早晚高峰期车辆较多,建议学校进行管理,实行人车分流。一号门后面有一个小缺口,经常有学生从门后面穿出来,要加强路线规划管理。

保卫处回复:上下班高峰期已要求物业人员对五教东面上下课高峰进行道路管控和人员引导,保障学生通行安全;1号门和志敏辅道已安装有单行和环行交通标识,禁止逆行,实行分向分道行驶;今年7月底学校印发了《江西农业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针对乱停放和不遵守交规行为记入记录信息库,年终纳入所属单位及本人综治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学校门岗入口已安装提示牌,分教工通道和社会车通道;一号门后小缺口已联系校园建设处两边摆放花箱,以此设障防止人员突然窜出,保障行车和行人安全。

4、三号门的交通管理需要梳理,两个进出的门在一起,经常出现进退两难的现象,建议优化设置单循环通行,一个通道进,一个出。

保卫处回复:校园实行分级管理,调整3号门通行方案,车辆实行单向行驶,设置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通道实行护栏隔开,分道行驶。实现了单进单出,人车混合交叉通行现状有所缓解。

5、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加强校园电动车的管理。建立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加强违停管理。

保卫处回复:在非机动车管理方面:上半年已在学生宿舍区、先骕楼、博学路、新图书馆、致达楼、厚德路、食品院办公楼、研究生院等规划电动车停车位超千个。同时,着力推进共享电动车进校园工作,已完成公开招标,确定营运商,现因中标方技术问题,暂未正式进驻,正积极协调。

机动车管理方面:在先骕楼地下停车区划定规范停车位近100个,旧改一期金桂苑小区新增规范停车位近200个;在二教、厚德楼东边广场、学生公寓燕园广场、食品院楼下等区域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9处;截止目前,保卫处张贴违停告知单166份,限时锁车58辆。

6、惟义楼前面到1号门的长路建议不要停车,挡住来车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保卫处回复:一直以来,求实路(惟义楼前面到1号门路段)为禁止停车路段,但因外语学院办公楼周边没有一个停车位,故在求实路北段相对宽阔的宣传栏附近经常有外语院教师车辆停放。经与外语院协商,已向学校请示,拟将办公楼南面绿地改进行改造,增建停车位,以满足单位教工停车需求;保卫处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并采取张贴告知单和锁车处理措施。

7、为教学科研进出的拖拉机等农用车进出校园办理通行证。

保卫处回复:确实从事学校教学科研用拖拉机等农用车,可在“江农保卫”小程序报备或学院开具证明材料,配合门岗做好登记可通行。教学区禁止摩托车通行,二级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8、开通校内公共交通。建议在校园内引进加长电动牵引电瓶车运送校园内的学生往返各教学楼,以减少学生的单人电瓶车数量。

保卫处回复:已将东区至校部设立校区摆渡车及校部设置环校园观光车纳入引进校园共享电动车内容,并已完成公开招标。现因中标方部分技术问题,尚未进驻,现正积极协调。

9、全校消防建设统筹安排,对重点地方加大消防投入。及时检查、修复和更新监控设备、消防器材以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保卫处回复:消防科将不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更新更换消防设施设备,对存在隐患的责任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其加强整改,督促各二级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10、加强犬只管理。要明令禁止学生饲养犬只,严打流浪猫、流浪狗。

保卫处回复:宿舍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禁止携带猫狗入楼栋。学工、研工部门也应同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保卫处将联合属地职能部门(扑狗大队)不定期开展进校园,对乱圈养、未拴养、溜狗未牵绳等违规行为治理,采取教育批评劝诫方式,对流浪猫狗进行扑捉移送处理。

11、因东区本部往返途中有很多大货车,且晚上路灯较少,对于学生安全出行危险系数较高,建议学校开设摆渡车,方便师生出行。

保卫处回复:已将东区至校部设立校区摆渡车及校部设置环校园观光车纳入引进校园共享电动车内容,并已完成公开招标。现因中标方部分技术问题,尚未进驻,现正积极协调。

12、附中门口零食的摊贩较多,要加强管理。

保卫处回复:保卫处已多次协调经开区市场局、下罗派出所、城市管理执法中队等多部门,对周边违规摆摊设点、兜售零时等现象进行整治,保障食品安全和校园秩序。建议附中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监督管理,引导学生自觉远离“三无”食品,确保身心健康。

十三、后勤服务意见

    1、要加强生活服务中心管理。如乱停车,卫生间太脏,设施太乱,现有垃圾站的位置离板栗园公租房太近,污水又脏又臭。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后勤服务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卫生间打扫力度和频率;加大外围停车管理,积极引导商户规范停车;加强生活服务中心内部电动车管理,做到规范有序停车;根据需要积极争取在外围增设充电桩。现有垃圾站已无法使用,且很难维修,生活服务中心已采购了4辆垃圾车,下一步将申请关停现有垃圾站,将垃圾直接运至香樟园东南角垃圾站。

    2、要加强校友楼建设。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1)强化建设。在现有条件下不断完善校友楼硬件设施是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基础措施,也是确保校友楼经营长期稳定和增效的必需条件。首先,要做好未外来大资金合作情况下提升校友楼硬件设施工作。建议目前情况下自己多方筹措一定资金逐年逐步建设校友楼,如今年考虑在经营盈利情况和相关单位支援一些投资改善更换床、热水器等主要设备,明年条件允许再建设会议室和部分房间橱柜强化校友楼建设。2022年我们对整栋楼内壁、部分外壁的粉刷和窗帘等用品进行了更新,根据大家反映取得了较好效果。其次,如有条件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建设校友楼为最好,另外如有可能引进大资金合作建设经营校友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2)强化合作与广开渠道。稳定老客户提升入住率和进一步拓展业务是校友楼经营发展增效的必经之路。首先,继续强化与继续教育学院、招就处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在稳定原有入住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入住率。

    3)强化员工培训。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精气神是校友楼对外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对宾客高品质服务的要求,也是经营增效的基本条件。首先,强化员工的职业素养意识培训,鼓励员工互相交流和学习,尤其年长员工与年轻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或者外出考察参观同行业进一步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应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了解顾客的需求与建议,及时解决客户的疑虑和问题,提高校友楼的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让宾客到校友楼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店面,方便校内师生生活。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后勤服务集团按照上级对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要求,规范出租出借程序,积极推进丰富商贸服务工作。2023年新增出租店面卡乐健身(农贸市场二楼)、学生快递服务中心大楼(原南区浴室一楼)、启真教育超市(原南区浴室一楼)、北区家属区生活服务中心(原教工食堂)以及东区2间店面(含1间快递专用),将会给师生提供更多生活便利的多功能服务综合体。

    4、要建设节约节能校园,及时修复损坏的水管,必要时可安装节水阀;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节约型高校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水电用能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水电管理,尤其是减少供水损耗,水电管理中心将采取以下措施:

1)分区分片分用途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学校经费有限,按照水电管理中心分区分片分用途的供水管网改造思路,首先应对全校供水管网铺设年份、材质、使用寿命等相关信息进行摸底,优先更换薄弱区域的供水管道;再对区域内片区实施用途化计量和管理(例如:南区有学生生活片区、行政办公片区、教学科研片区、教职工生活片区);最终形成网格化分级管道网络管理。

2)积极推动学校居民住宅区供水社会化。通过前期与江西洪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江西洪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愿意接受我校居民住宅区供水社会化

3)利用学校再生水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自然资源(如后山水库),搭建水回收利用平台,将水库天然水用于学校冲厕、绿化浇灌、实验实践等,为学校节省水资源。

4)改造供水终端设备设施。结合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更换各单位、各居民楼栋的主水管阀、楼栋阀、单元阀;推进单位水表监测平台建设,安装区域性水表,更换单位水表,逐步形成用水片区管理、用途管理。

5)夯实用水监管力度。进一步夯实用水监管力度,推动单位、居民及商户用水巡查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敢于动真格硬碰硬,在全校范围形成高压态势,使得全校水用户人人敬畏法律,人人依法依规合法合规用水。

5、建议教学楼增设自动贩卖机。

后勤服务集团回复:教学楼公共场地增设自动贩卖机,均需要通过出租公共场地对外服务招标,目前为满足“双代会”代表团讨论意见的要求,后勤服务集团将临时在教学楼摆放4台自动贩卖机,后续尽快推动教学楼及其他公共区域增设自动贩卖机的对外招标程序。

十四、军事体育工作意见

    1、加快学校综合体育馆建设的推进工作。

    军事体育部回复:综合体育馆在学校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校建处等单位的努力工作下,已完成设计招标,受资金等因素影响未能开工。军体部将继续协调各兄弟单位向学校呼吁,争取资金,早日推动工程建设。

    2、根据文体活动管理办法,谁举办谁奖励。建议学校提高校运会奖励金额,二级单位不再奖励。

军事体育部回复:提高校运会奖励金额,涉及经费预算、经费来源、发放标准等方面需协调解决,军体部与相关单位积极协调,争取学校予以支持。

3、做好户外运动场所照明的管理服务

军事体育部回复:建议户外照明归口管理,全部按照公共区域路灯照明管理,不区分运动场所内外。

十五、国际交流工作意见

1、深化和扩大农业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处回复:服务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国交处长期以来也一直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23年度我们积极组织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申报,5名学生申请,获批4人,其中2人为攻读博士,资助期限为48个月,另外2人为联合培养博士,资助期限为12个月,4名学生分别是来自农学院的狄一春(攻读博士)、工学院的谢思萌(攻读博士)、动科院的金梦杰(联培博士)、林学院的刘俏(联培博士)。项目获批情况也为学校研究生申报相关项目提振了信心。未来国交处将进一步立足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为师生国际化做好服务。

十六、校友工作意见

    1、校友办工作机制、经费、人员要加强。建议增加校友办公室办公机构,增加有关科室。

    校友办回复:校友工作办公室已主动与校党委组织部沟通,申请在校友工作办公室内设立科室。同时,我办也正在积极与人事处沟通,申请增加工作人员。此外,我办建立健全学院校友走访机制,鼓励支持各学院每年制定校友走访计划,有规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友走访,邀请校友返校,密切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校友服务机制,调研推进电子校友卡服务的建立,做好校友返校服务工作。如提供返校纪念品,协助预约校史馆参观,在网站发布了校友返校常用信息等。

    2、发挥学院作用,加大校友联络力度,提高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拓宽校友向学校捐赠的渠道。

    校友办回复:上半年校友工作办公室召开了全校校友工作会议,部署本年度校友工作,推动各学院加强与校友的走访联络,收集整理校友信息,完善服务校友的举措,凝聚校友力量,支持学校发展。今年以来,经济管理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化材院、动科院等均赴外地走访看望了校友。此外,我办正在积极拓宽捐赠渠道,统筹推进募捐工作。上半年学校教育基金会已募捐款超过160万元,其中新增项目捐赠金额占比达79%

 


Baidu
map